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坚持儿童优先发展和最有利于儿童的原则,按照保障基本、优化服务、维护权益、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,加强科学分类,强化精准识别,有效提升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水平。
该《意见》中,从生活保障、康复服务、教育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困境儿童福利保障,其中和特殊儿童相关联关键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:
1、生活保障:
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的重病、重残儿童参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。
2、康复服务:
增加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,强化早期筛查、干预和康复。优化康复设施布局,加强定点机构管理,提升康复服务质量。完善康复救助制度,推进医疗卫生机构、康复机构、儿童福利机构加强资源共享和协作支持。
3、教育保障:
全面推进残疾儿童融合教育,规范送教上门服务
推动特殊教育学校设立特教班,支持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殊教育学校。
《意见》提出,要不断完善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六大体系建设:
① 夯实基本生活保障体系
② 优化医疗康复服务体系
③ 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
④ 构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
⑤ 筑牢人身安全保护体系
⑥ 健全法定监护责任体系
#01
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动能
一直以来,艺萌都积极响应政策引领,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升级的动能,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全面、专业的支持。
1、医康教融合模式的实践:艺萌坚持“医疗-康复-教育”一体化服务,建立全生命周期干预模型,全面评估患者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,满足特需儿童对精准诊断、科学康复和长期干预的需求。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服务的壁垒,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。
2、技术创新与人才发展:定期开展技术培训、举办康复技术人才选拔赛、参与康复技能交流活动,研发针对特殊儿童康复需求的智能辅具,提升团队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。
3、落实康复补贴新政策:针对1-15岁的听力、言语、肢体障碍儿童,孤独症儿童,艺萌安排专人全程协助符合条件的家庭申领康复补贴,最高2.2万/年;
4、社区联动强支持:艺萌启用全新移动听力检查车,与街道、社区合作共建“家门口的康复中心”,定期开展公益筛查、家庭康复指导、科普宣教,让政策关怀触手可及。
#02
用技术创新点亮康复可能
1、多维评估体系:
艺萌儿童康复中心通过20余年实践创新,总结出一套针对特需儿童发育情况的评估体系。借助标准化评估工具及量表、测评仪,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全面、更专业、更高效的评估结果,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,制定科学分阶的康复方案。
2、特色干预手段:
① 定制化个训课
根据儿童能力制定1v1个干预计划,覆盖听力、语言、认知、社交、大运动等多领域,实现精准能力提升。
② 全日制儿童康复:
过全日制系列课程,同时满足孩子学习和康复需求,在提高听能、言语、认知社交发展的同时学会情绪管控、人际交往、生活适应性技能。
③ 社交融合班:
开设融合幼儿园、定期举行户外融合活动,帮助孩子强化规则意识,提升社交互动技能,逐步适应普校环境。
④ 家长课堂:
定期开展家长培训、心理疗愈等活动,传授居家干预技巧,让康复延伸到每时每刻。
针对听障儿童的深层次需求我们研发、总结了多种专有技术👇👇👇:
1、自主研发360°多维全景声场评估系统:
告别传统验配的“盲人摸象”,多场景测评助听设备佩戴效果,解决听障患者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问题,精准匹配患者需求。
2、六步科学验配流程:
① 医学排查病因,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② 多维声场测试,精准量化听力损失。
③ 医疗数据驱动,匹配最优助听方案。
③ 实时声场测听,验证佩戴效果。
④ 医生、康复师、特教老师联合优化方案。
⑤ 家庭训练+康复干预,确保长期效果。
3、全要素、数量化言语康复技术:
艺萌独创的“全要素、数量化言语康复技术”攻克言语障碍难题
未来,艺萌将继续以政策导向为行动纲领,将国家对特殊儿童的全方位关怀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服务实践,让政策支持的“普惠性”与康复服务的“精准度”深度结合。
我们坚信,在大家的协同努力下,每一位特殊儿童都能突破成长壁垒,在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中绽放独特光彩。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938号
(武卫健)医广【2019】第09-30-0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