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刚给孩子佩戴助听器、耳蜗的家长私信我们:不知道正确的设备佩戴方法,导致孩子助听效果不好;孩子依赖性强,自己不会戴更不愿意主动戴;好习惯没养成,设备容易丢容易坏......
这些情况都让孩子的听觉补偿效果大打折扣,阻碍孩子听力康复、语言能力发展。
为了帮助孩子真正用好助听设备,获得最佳聆听体验,家长要引导孩子掌握自主佩戴能力,这也是孩子走向独立、融入集体生活的关键一步。
#01
EMPHASIS
家长要
很多家长因为不会摘带、手法生硬、孩子不配合等情况导致助听器佩戴不到位而产生啸叫,孩子不愿意坚持佩戴。尤其是幼儿,家长经常存在戴不上的情况。建议家长们做好以下2点:
1、学会正确佩戴方法:
在引导孩子学会自己佩戴助听设备之前,家长自己要先学会正确、规范的佩戴方法。助听设备的操作并不复杂,家长不会戴的时候首先在心态上要不急不躁。如果不清楚具体佩戴步骤、佩戴位置,可以向专业的听力验配师求助。(助听器佩戴步骤文字版,下滑至文末即可查看)
注意,人工耳蜗处理器要戴在耳朵附近,更利于聆听。有很多家长把言语处理器别在孩子头顶、放在衣领附近甚至放在背后,位置不正确,影响聆听效果。
2、坚持给孩子佩戴助听设备:
遵循“眼睛睁开,耳朵就要打开”的原则,尽可能保证孩子每日有充足、稳定的设备佩戴时间,这对孩子听觉能力发展和助听设备适应非常重要。
如果您在给孩子佩戴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联系艺萌,我们会安排听力师为您提供详细的的佩戴指导。也会根据孩子的能力,指导您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参与佩戴过程。
#02
EMPHASIS
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佩戴习惯
良好的佩戴习惯是听损孩子有效使用助听设备的基础。先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配戴习惯,然后再进行配戴能力培养。
1、制定规则,养成习惯:
要求孩子不随意摘下助听设备。同时,让孩子明白摘下助听设备后需要放在干燥盒内,并设置固定的存放位置,让孩子养成取下设备后放回原位的习惯。
2、利用集体环境:
可以将孩子送入日托班或融合幼儿园,康复师会对孩子进行专业引导,帮助他养成佩戴助听设备的习惯。
而且在集体生活中,同伴之间可以互相树立榜样,相互影响。孩子会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不随便摘助听设备的习惯。
在孩子佩戴助听设备时,掉落情况时有发生。比如人工耳蜗头件掉下来,助听器从耳廓后翘到耳廓前面。家长应及时将幼儿的助听设备复位,同时用引导孩子,自己进行复位。
如果孩子经常有未经家长允许的情况下自行摘下助听设备、特别拒绝助听设备,建议家长来艺萌请听力师进行帮助,从幼儿佩戴舒适度、情绪、情感等方面评估,明确原因并进行干预。
#03
EMPHASIS
培养孩子自主佩戴能力
对听障孩子来说,自主佩戴助听设备的能力对听障儿童融入普通学校至关重要。培养幼儿的自主佩戴能力我们首先要注意以下两点:
1、评估孩子能力
建议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自主佩戴助听设备之前,先评估孩子的精细操作、语言和认知理解以及沟通等能力水平,再根据孩子能力进行助听设备的摘
2、区分左右耳
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孩子可能左右耳听力损失程度不同,左右耳的耳模也不同,助听设备需要区分左右。
家长一定要在设备上做好标识。除了家长自己能熟练区分之外,对于理解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孩子,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分辨左右耳助听设备。
3、正确摘戴助听设备
第一步:佩戴前先将助听器的电池仓打开,用手捏住耳模,将耳模的耳道部分向着耳朵慢慢放入耳道,如不易放到正确位置上,可在耳模的耳道部分薄薄地涂一层凡士林,将有助于取戴(新耳模/软耳模初戴均可涂抹凡士林);
第二步:耳道部分放好后,将耳模向耳后旋转按下,让耳壳、耳轮依次就位,最后轻拉耳廓,按紧耳道部分,将助听器放至耳后,注意勿使声管扭曲,然后将助听器电池仓闭合);
第三步:摘取助听器之前,先将助听器的电池仓打开,用手捏住耳模,从耳轮、耳甲至耳道部分依次退出,与佩戴时的顺序相反。
引导孩子自主佩戴助听设备,是需要掌握科学方法,并耐心、持续投入的。克服佩戴挑战,保障有效聆听,是孩子融入有声世界的关键。 从掌握正确佩戴方法、建立稳定习惯,到科学评估能力、逐步培养独立性,每一步都不可或缺的。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938号
(武卫健)医广【2019】第09-30-03号